English

只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1999-10-01 来源:光明日报 吴 敏 我有话说

正值21世纪的晨钟即将敲响之际,新中国迎来了自己的50岁华诞。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天命者,客观规律也。回首新中国成立50年既艰难曲折又高歌猛进的伟大历程,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使国人自豪、令世界震惊的沧桑巨变和伟大成就,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废墟上,重新走上强盛和辉煌的历程。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个历程的科学认识,集中体现在党的三代领袖的光辉著作中,特别是体现在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重要文献中。在新中国成立前夕,在由西柏坡前往北京的途中,毛泽东同志风趣地称自己是“进京赶考”。党的三代领导集体50年来对中华民族重新走上强盛和辉煌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和科学阐述,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写出的一篇光耀千古、情感天地的大文章。

(一)

在中华民族5000年灿烂的文明史上,有过汉唐盛世的辉煌,有过科学文化独领风骚的自豪。但是,自明朝中叶以后,古老的中华帝国逐渐和西方强国拉开了差距。特别是西方各国于18、19世纪陆续完成了产业革命之后,清王朝仍然实行闭关锁国、妄自尊大的愚昧政策,致使中华民族的行进步伐迟缓而歪斜,愈来愈偏离了世界文明发展的主航道,国家的综合国力愈来愈被西方列强甩在了后面。及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轰开了长期封闭的国门,广袤的中华国土成了西方列强恣意掠夺、宰割的对象,贫弱的中华民族更坠入了屈辱、悲惨、苦难的深渊。

中国人民是勇敢的人民。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华夏疆域之日,即是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之时。为了抵御侵略者,千千万万中华儿女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殊死奋战。但是,长矛大刀挡不住洋枪洋炮,血肉之躯挡不住国土沦丧。怎样挽救积弱积贫、多灾多难、濒临亡国危险的中国?这个极为严峻的课题,非常紧迫地摆在了中国人民面前。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为了救亡图强,振兴中华,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前仆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地不懈探索和奋斗。但是,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一场又一场的英勇探索和奋斗均以失败而告终。严酷无情的现实表明,农民革命救不了中国,改良主义救不了中国,资本主义也救不了中国。直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后,中国的命运才出现了转机。从南湖的船影到井冈山的灯光,从延河岸不息的篝火到天安门广场轰鸣的礼炮,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至此,中国人民的百年奋斗和探索终于有了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当毛泽东同志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人民无不感到扬眉吐气,无不感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指日可待。

然而,历史发展的道路并不平坦。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经验的启迪下,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虽然取得了伟大成就,但也遇到了越来越明显的困难和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10年内乱的沉痛教训,迫使中国共产党人不得不严肃地进行反思,究竟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历史课题。邓小平同志集中全党全国人民的智慧,经过艰苦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探索,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明确宣告:“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不受任何先验、僵化的条条框框束缚的社会主义,就是一切从中国实际出发的社会主义,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担探索、不断创新的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认识的升华飞跃,也标志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重新走向强盛和辉煌的实践探索又跨上了一个新台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雄辩地向世人宣示:只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新中国庆祝自己的50岁生日之时,当历史即将跨入21世纪之时,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更加信心百倍地阔步前进,中华民族的重新强盛和辉煌犹如一轮红日正从东方冉冉升起,任何力量都不可阻挡!

(二)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这个理论是实事求是的理论,它深深植根于当代中国的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坚持一切主观世界的东西都要接受社会实践的检验;这个理论是解放思想的理论,它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迷信任何权威,不迷信任何条条框框,倡导“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个理论具有完整的科学体系,它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精髓,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深刻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政治保证、战略步骤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新的科学水平。新中国成立50年的实践表明,中华民族要重新走向强盛和辉煌,必须坚持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强大的精神支柱。

依靠邓小平理论,可以坚定全民族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中华民族大家庭包括12亿人口、56个民族,包括台港澳同胞,其相互间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乃至具体政治观点各有差异。但是,在重新实现中华民族强盛和辉煌的伟大理想方面,除了极个别企图分裂祖国的民族败类之外,大家的认识是相同的。恰恰在这方面,邓小平理论不仅明确指出了在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而且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这对于坚定全体中华儿女重新实现中华民族强盛和辉煌的理想与信念,无疑是非常有利的。

依靠邓小平理论,可以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邓小平的一生,是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福祉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为中华民族走出苦难、走向强盛不懈奋斗的一生。邓小平同志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为祖国统一大业创建的伟大功勋,不仅受到我国人民的敬仰,也受到海外华人的共同赞誉。邓小平为国家和人民作出的伟大贡献,在全体华夏儿女心目中矗立起一座不朽的丰碑。邓小平理论,以非常朴实的语言科学,系统、深刻地揭示了把中国这样一个不发达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的改革和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综合国力迅速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在世界的威望越来越高,影响越来越大。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不仅是新中国成立50年来最好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几千年历史发展进程中最好的时期之一。这确立了邓小平理论在全体中华儿女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使邓小平理论产生了凝聚全民族的巨大精神力量。

依靠邓小平理论,可以为全民族走向强盛和辉煌提供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科学理论的价值主要不在于为人们提供现成的认识结论,而在于为人们提供分析问题、认识问题的正确思维方法。邓小平理论为我们提供的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维方法,再一个是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思维方法。前一个思维方法主要是打破一切旧的思维定势,使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后一个思维方法主要是坚持以发展生产力为重,以国家大局为重,以人民利益为重,解决人们一切实践行为是否有益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价值判断问题。这两个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邓小平从哲学高度科学总结新中国经验教训的智慧结晶,是邓小平理论中最珍贵、最具有活力的精华。充分运用这两个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中华民族走向强盛和辉煌的历史进程必将无往而不胜。

(三)

新中国成立50年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历史,是亿万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不断喷涌、不断开拓的历史。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伟大创造力的有机统一,是新中国成立50年的实践发展反复证明了的一条重要历史经验。

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是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核心力量。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并不断取得胜利呢?邓小平在1956年《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明确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它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群众,正因为,而且仅仅因为,它是人民群众的全心全意的服务者,它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并且努力帮助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自己的利益和和意志而斗争。邓小平同志的这段精辟论述表明,人民群众离不开共产党,共产党更离不开人民群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是历史的开拓者和创造者。党要领导人民群众,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党的领导的本质就是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自己当家做主。只有把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确保党的领导的正确,才能推动和确保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顺利发展。

从新中国成立50年的历史看,建国之初,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我们党仅用了3年时间就领导人民群众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这是将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有机地统一起来的一个典范。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充分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刚刚翻身得解放,成了国家的主人,伟大的创造力汹涌地喷发了出来。所以,尽管当时外有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内有国民党反动派残渣余孽破坏捣乱,党领导人民群众恢复国民经济的斗争还是迅速取得了胜利。在旧中国留下的废墟上为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根基。70年代中期,“文化大革命”使国家和人民蒙受了深重灾难。邓小平同志在主持中央工作后,顺应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领导全党全国人民进行“全面整顿”,着手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为后来的改革大业作了大胆地尝试。80年代初,农村改革发轫之时,同样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和党的领导的有机统一,才使农村以“双包”为主要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在全国迅速推开,揭开了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大幕。新中国成立50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保证,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力量源泉,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使党的领导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意志,使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沿着党指引的正确方向汹涌喷发,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事业才能兴旺发达。

当前,我们正处于世纪之交,无论国内还是国际,既面临着大好的形势和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的时候,我们既要放声歌颂建国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也要清醒地看到未来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列宁在庆祝十月革命胜利4周年的时候特别强调:“庆祝伟大革命的纪念日,最好办法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还没有解决的革命任务上”。列宁的谆谆教诲,同样适用于我们。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过去50年的宝贵经验,把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力更好地统一起来,为在21世纪中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强盛和辉煌而努力奋斗。再过50年,当新中国庆祝自己的100岁诞辰时,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定会对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自己应有的更加值得自豪的创造和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